大运河畔,非遗焕彩
来源:文旅中国 作者:孙丛丛 07-22 原创
运河畔的武术展演
这是济宁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不断完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建立非遗传承基地,打造非遗街区、社区,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与日常化传承,既彰显了民间乡土气息与地域文化风情,又让非遗广泛融入群众、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在街区、景区绽放活力
“董氏古兵器”就是宣阜巷街区内一家店铺,其前身是济宁“永兴铜器”老店,传承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如今的店主人董现行介绍,他沿袭董氏古兵器制作技艺中手工绘制、徒手镂刻等传统制作工艺,兼顾器械硬度和韧性,利用现代新型材料加工生产了“十八般兵器”,很受市场欢迎,也经常吸引一些有需求的团队加工定制。
百年老店“玉堂酱园
宣阜巷“巷长”、山东宣阜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盛利介绍,宣阜巷采取“基地+协会+公司”方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建设,一方面通过实施三年免租政策吸引非遗项目或传承人入驻,打造非遗保护传承基地、进行项目孵化,形成“抱团”合力。与此同时,依托任城区非遗保护协会力量,牵头组织非遗进社区、进学校等各类传承活动,为传承人群交流提供平台。
7月21日,在济宁泗水县东仲都村阅湖尚儒研学旅游基地,在老师吴茂林的精彩讲解下,一堂手工扎染体验课开展得活泼生动、趣味十足。据介绍,该基地以研学实践活动为主题,精心设计百余项特色技能培训课程,涉及剪纸、草柳编、陶艺等非遗门类,并以乡村振兴工作站“合伙人”的方式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志愿服务,既为基地(景区)拉流蓄客,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效显著
泗水县柘沟镇自古以制陶闻名,被誉为“土陶之乡”,陶艺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缸、盆、甏、罐4大类,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
手艺人制作陶器
在传承人刘敬杰的“作坊”内,他熟练地展示了柘沟民间制陶技艺的部分流程。在和搭档配合下,十几分钟的功夫,一件作品制坯完成。刘敬杰介绍,柘沟民间制陶要经过10余道工序,技术要求非常严苛。“这样烧造出来的陶器才能经久耐用,具备耐腐蚀、不渗漏、不起潮等特性。”
随着经济发展,陶器被塑料制品取代、制陶工艺后继乏人等问题一度存在。为营造良性传承环境,泗水县注重柘沟民间制陶技艺的系统性保护,成立陶文化协会,围绕核心技艺进行保护,同步研发出看盘、浮雕瓶、茶壶等新产品种类,亦广泛带动了当地群众从事陶艺品加工及周边产业。截至目前,泗水县有50余家制陶生产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年营业额突破一亿元。
琉璃瓦厂工人进行生产操作
曲阜琉璃瓦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琉璃瓦厂有600多年历史。明洪武年间,“三孔”重修扩建,在曲阜城郊大庄村成立“裕盛公”窑厂,专门为孔府烧制琉璃瓦,制作技艺世代相传。现今,曲阜市琉璃瓦厂有限公司仍保持着两次烧成的传统工艺,在传承老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产品内涵,推出板瓦、滴水、勾头、脊、兽等几十个品种、上百件产品,年产能力达5000余万件,极大满足了市场需求。
非遗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2020年10月,“云贵印染——打造乡村振兴三位一体新模式”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落地东仲都村阅湖尚儒研学旅游基地。该项目面向公众开放,通过搭建“非遗+”平台,打造集非遗文创研发、非遗研学教育、服务三农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探索一条以大学生为主要力量、以非遗文创为基本形式、以创意服务产业为载体,吸引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商业销售盈利的创业之路。
吴茂林与该基地的相遇并非偶然。此前,作为青岛大学学生的吴茂林曾多次在自己的家乡泗水县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当地孩子们展示非遗技艺、进行艺术教育。选择做一名“创客”,正是因为他看到了“非遗+乡村振兴”带来的美好前景。“我们把项目引进来,建设了印染博物馆,落地成立了公司,做出一批文创产品在线下线上售卖,带动人们关注非遗、了解非遗,也吸引了人才回流乡村,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吴茂林说。
青少年体验拉坯过程
在位于柘沟镇的山东儒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通过制陶相关工艺带动,去年为周边村庄40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此外,该公司还为村民等免费培训技艺,提升其就业能力。“我家在柘沟四村,在公司干了5年多,学习了许多技能,活也不累,现在每月能收入四五千元。” 儒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员工董芳说。
(图片由孙丛丛拍摄)